读书节·新闻|“书页间的舞步”---悦享书香·阅见美好之美育专场活动倾情上演(第十四期)
来源:原创文章|发布时间:2025-04-29 15:08:29|浏览人次:120

    (通讯员 黄佳睿、叶梓)为深化阅读与艺术的融合实践,以美育人、以文化人,图书馆特联合成龙影视传媒学院,于4月28日成功举办 “书页间的舞步”--- 悦享书香·阅见美好之美育专场读书活动。此次活动沉浸式演绎肢体剧场村上春树短篇小说集《夜半蜘蛛猴》选篇,搭建文学文本与肢体表达的对话桥梁,引导师生在跨界实践中感受文字韵律与艺术张力的交织碰撞。

    上午 10:20 与下午 15:20,两场演出在图书馆二楼共读空间先后上演。舞蹈演员们通过蜷曲、伸展、跳跃等肢体语言,将文字中的孤独与缱绻转化为可视可感的舞台意象。观众置身其中,既能捕捉到村上春树式的细腻隐喻,也能从演员的不同身体表达中获得新的文本解读。

活动合影(上午场 表演2302班) 黄佳睿 摄。

活动合影(下午场 表演2301班) 叶梓 摄。

   活动以村上春树小说《夜半蜘蛛猴》中的经典片段《夜半汽笛声》为剧本,由舞蹈表演专业学生通过肢体诠释、言语对白,演绎 “从阅读感知到身体反应” 的艺术转化过程。区别于传统戏剧,本次表演采用非线性叙事结构,以多维视角为切入点,呈现同一剧本场景的不同肢体表达,在空间中构建动态的故事网络,让观众从多种维度感受文本的情绪肌理。

 

 

舞蹈表演专业学生沉浸式演绎剧本。黄佳睿、林纯萍 摄。

    指导老师李锦涛介绍,《夜半汽笛声 2.0》通过即兴创作与沉浸式肢体剧场方式,引导学生 “通过阅读文本找到内在感受,再由身体语言自然表达”。演员们的肢体律动、场景布置与现场即兴元素交织碰撞,形成 “拆建循环” 的魔法效应 —— 作品并不是讲述固定故事,而是创造一个不断生长和变化的艺术世界。这种 “身体诠释文本” 的实践,打破学科边界,让文学之美通过身体语言立体呈现。

李锦涛老师叙述创作灵感。黄佳睿 摄

成龙影视传媒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、舞蹈表演系系主任何艺斐高度称赞此次活动。黄佳睿 摄

    在演出点评环节,当代戏剧舞蹈艺术家殷梅老师深情回顾了《夜半汽笛声》的“进化轨迹”,2018 年,她亲自指导的《夜半汽笛声 1.0》首次亮相,彼时的学生已成长为青年教师,而今天,这根艺术的“接力棒” 正式交到新一代舞者手中 ,《夜半汽笛声 2.0》版本正是两代艺术教育者育人理念的生动回响。殷梅老师寄语同学们:“1.0 是开拓者的探足踱步,2.0 是站在前人肩头上的远眺。”

殷梅老师做点评指导。黄佳睿 摄

    图书馆直属党支部书记、馆长杨文静表示,本次“书页间的舞步”--- 悦享书香·阅见美好之美育专场读书活动,以舞蹈为媒介重构了“阅读文本”与“身体叙事”的共生关系,师生们通过艺术对经典文本的沉浸式唤醒与阅读对身体的诗性赋权,成就了本届读书节艺阅融合的又一经典范例。未来,图书馆将继续探索更多元的阅读模式,持续催化书香与艺韵在图书馆场域中的互生共融,构建滋养师生心灵的美育生态。

图书馆直属党支部书记、馆长杨文静讲话。黄佳睿 摄

    当台上最后一位演员默默退场,宣告着这场肢体演绎彻底落下帷幕,台下观众仍沉浸在文字与舞蹈交织的余韵中,这场特殊的 “阅读”,让我们看见:书籍不仅是文字的载体,更是激发创意的起点;艺术不仅是技巧的展现,更是心灵与文本的对话。恰如本次活动主题,在 “书页间的舞步” 中,我们触摸的不仅是文学的肌理,更是跨学科融合的无限可能。

    书香不散,艺韵长存。“悦享书香·阅见美好” 系列活动将持续推进,图书馆将继续以阅读为舟,以艺术为桨,引领师生在艺阅融合的创新体验中,遇见更广阔的精神世界。